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刘宇飞:开源开放是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进步的关键

  • 国际
  • 2025-11-17 14:50:02
  • 22
摘要: 专题:2025中国高新技术论坛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十七届高交会于2025年11月14日-16日在深圳举行。作为高交会...

专题:2025中国高新技术论坛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十七届高交会于2025年11月14日-16日在深圳举行。作为高交会的重要论坛“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4日举办,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刘宇飞谈到,截至2025年10月,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整机企业约160家,核心零部件企业超过600家。在资本层面,产业融资规模已达300亿元。训练场网络在全国落地超过15座,目前承载了国内近三分之一的人形机器人整机相关业务。

  在他看来,开源开放是加速产业进步的关键。为此,我们重点做了三件事:开源社区与数据集,开源软件与工具链,开源硬件与教育。

  “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国家标准的指引下,与业界同仁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实现L4级的高水平行业应用,让机器人技术真正创造价值。”

  以下为演讲实录:

  刘宇飞:大家好,我是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刘宇飞。今天我将分享我们在人形机器人训练场领域的工作进展,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开源生态推动产业发展。

  一、 产业背景与训练场定位

  截至2025年10月,数据显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整机企业约160家,核心零部件企业超过600家。在资本层面,产业融资规模已达300亿元。我国的训练场网络在全国落地超过15座,目前承载了国内近三分之一的人形机器人整机相关业务。

  二、 训练场核心工作:从数据到能力

  训练场的核心使命,是解决机器人从“训练”到“应用”的关键问题,重在解决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工具链-异构数据融合-数据标准互联互通。我们主要围绕两方面开展工作:

  构建一体化训练基础设施:我们建设了全国首个异构机器人训练场,实现了对多种机器人持续、高质量的数据采集,为后续的模型训练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造具身智能开发平台:我们打通了从嵌入式底层硬件到上层算法的全链路,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工具链,目标是打造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智驾”级开发体系。

  三、 关键成果与突破

  我们基于训练场取得了一系列从底层能力到上层应用,从运动-作业-仿真-模型方面的成果:

刘宇飞:开源开放是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进步的关键

  运动能力突破:通过融合力学框架与模仿学习、强化学习算法,我们的机器人已在复杂越野路面上实现快速、稳定的移动。

  灵巧作业能力:我们研发了仿人灵巧手抓取框架,并创新性地融合视觉与触觉感知。这项成果已发表于顶级学术期刊,并助力团队进入了在深圳举办的灵巧操作大赛决赛。

  超视距遥操作:我们实现了跨越上千公里的低延时、带力反馈的精准遥操作,为在特种环境、危险场景下的机器人应用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仿真与大模型:我们构建了数字孪生平台DT-Loong,以高效生成训练数据。同时,我们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了3B、7B参数规模的具身智能大模型,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真实产线中的任务泛化能力。

  四、 共建开源生态,赋能行业发展

  我们认为,开源开放是加速产业进步的关键。为此,我们重点做了三件事:

  开源社区与数据集:我们将OpenLoong开源社区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并发布了全国最大的异构机器人真机数据集(超过1000小时),供行业免费使用,助力大模型训练。

  开源软件与工具链:我们提供了完整的开源仿真平台与工具链,开发者可以像“搭积木”一样,通过拖拽方式为不同型号的机器人快速配置行走、跳跃等基本能力,极大降低了开发门槛。

  开源硬件与教育:我们推出了价格亲民(仅数千元)的Nano/Mini教学机器人,并在上海、河南、苏州等地建立研学基地,旨在从教育层面培养下一代机器人人才。

  总结与展望

  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国家标准的指引下,与业界同仁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实现L4级的高水平行业应用,让机器人技术真正创造价值。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