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券茅”东方财富再遭实控人家族大手笔套现。近日,东方财富实控人其实之父沈友根拟转让公司1%股份,转让总价约为34.40亿元,其个人持股比例将降至仅0.2%,近乎“清仓”。事实上,这是沈友根第二次大规模套现,此前其已合计套现约28.83亿元。若此次转让完成后,其累计套现额将达63.24亿元。
东方财富实控人之父再启套现。
7月21日晚间,东方财富发布股东询价转让定价情况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股东沈友根拟询价转让的15880万股已获全额认购,初步确定受让方为17家机构投资者,每股股价为21.66元/股,转让总价约为34.4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沈友根系东方财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其实之父,双方为一致行动人。公告显示,截至当前,其实、沈友根及其他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2.90%股份,其中沈友根单独持股比例为1.20%。
若本次转让顺利完成,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将降至21.90%,沈友根本人持股比例则将降至0.20%。
事实上,此次并非沈友根首次减持东方财富股份。公告显示,在2020年至2021年间,沈友根已进行过一次减持,累计减持约1.07亿股,减持均价约26.95元/股,合计套现约28.83亿元。
除了减持东方财富股份,实控人家族近年也在进行对外投资扩张。例如在2023年,实控人其实之妻陆丽丽斥资约21.73亿元,收购了万达电影的1.8亿股股份。
沈友根拟“清仓”离场
东方财富遭实控人之父“清仓”套现34.4亿。
近日,“券茅”东方财富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股东沈友根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股份158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00%。
截至当前,本次询价转让拟转让股份已获全额认购,初步确定受让方为17家机构投资者,拟受让15880万股,每股股价为21.66元/股,转让总价约为34.4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沈友根与东方财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其实系父子关系,为一致行动人。截至当前,沈友根、其实及其他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2.90%,沈友根单独持有公司1.20%股份。
若本次股权转让顺利,东方财富实控人家族的股权将会下滑至21.90%,沈友根在东方财富所持股份占比将降至0.20%。
从股价来看,东方财富股价在2024年持续下行,并一度触及9.84元/股。直到“9.24”行情,东方财富股价才有所回升,并一度创历史新高30.94元/股。虽然近期股价有所回落,但仍达23.54元/股。
事实上,这不是沈友根第一次减持东方财富股权。2020年7月,东方财富披露,沈友根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61亿股,即不超过当时公司总股本2.00%。
截至减持期结束,公告显示,沈友根共减持东方财富1.07亿股,约占彼时总股本的1.24%,减持均价约为每股26.95元,合计套现约28.84亿元。本次沈友根的股权转让顺利完成,沈友根将在东方财富上套现约63.24亿元。
除了沈友根外,东方财富实控人家族直接减持所持股权的动作不算多。2021年11月,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其实因误操作,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卖出公司股票1万股,成交均价约为35.15元,成交金额31.15万元。
对此,东方财富发布公告表示,实控人其实没有减持公司股票的相关计划,本次交易行为是误操作,不具有主观故意,未构成短线交易。
除了直接减持股权外,东方财富实控人家族也在公司可转债上市后迅速减持可转债套现。
据公司公告显示,2017年12月,东方财富发行的可转债实际募资金额为46.21亿元,其实及其一致行动人配售占东财转债发行总量的29.70%。次年5月,其实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465.00万张可转债,均价约为125.95元。12月,其实及其一致行动人再度减持465.00万张可转债,均价约为121.85元,合计减持金额约为11.52亿元。
此外,2020年1月,东方财富再度发行募资金额为72.75亿元的可转债,其实及其一致行动人占发行总量的27.31%。同年2月,其实减持其持有的730.00万张可转债,均价约为129.72元,此后,其实及其一致行动人再度减持730.00万张可转债,均价约为134.89元,合计减持金额约为19.32亿元。
2021年4月,东方财富再发行实际募资金额为157.80亿元的可转债,其实及其一致行动人占发行总量的24.29%。同年,其实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1583.00万张,占本次发行总量的10.02%,均价约为149.85元,合计减持金额约为23.72亿元。
“靠天”吃饭的东方财富
作为互联网券商龙头,东方财富的业绩与资本市场景气度高度相关。
2022年、2023年,东方财富业绩连续两年承压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86亿元,同比下降4.64%;归母净利润85.09亿元,同比微降0.51%。2023年,该公司营收进一步降至110.81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11.25%;归母净利润81.93亿元,同比下滑3.71%。
2024年三季度,东方财富业绩仍显承压,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04亿元,同比下降13.96%,实现归母净利润60.42亿元,同比下降2.69%。
不过,随着“924”之后A股行情逐步回暖,该公司业绩在四季度迎来爆发式增长,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大增65.86%,实现归母净利润35.68亿元,同比激增79.81%。
在此推动下,2024年东方财富全年业绩成功“逆袭”,实现营业收入116.04亿元,较2023年的110.81亿元增长4.72%,终结了连续两年营收同比下滑的态势;归母净利润96.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29%。
进入2025年,业绩回暖势头持续。一季度报告期内,东方财富实现营业收入34.86亿元,同比增长41.93%,实现归母净利润27.15亿元,同比增长38.96%。
然而,在业绩快速回暖的背后,东方财富的增长逻辑也悄然改变。
从营收构成上来看,东方财富2024年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证券业务的贡献。数据显示,2024年东方财富的证券业务收入约84.94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3.19%,较2023年的64.92%进一步提升。
具体来看,其中增长最为显著的是自营投资业务。受益于证券自营固定收益业务收益同比大幅提升,东方财富去年实现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3.71亿元,同比大增50.79%。
除了证券业务外,基金代销业务是其另一支柱。2007年,“天天基金网”作为“东方财富网”的频道上线,用于向投资者传播基金资讯、基金产品信息等。2012年东方财富上市两年后,东方财富成为首批拿下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的公司。
此后,以基金代销为基础的金融电子商务服务逐渐成为该公司新的营收支柱。数据显示,2021年,该公司的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业务实现50.73亿元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38.74%。
不过,2022年至2024年,东方财富引以为豪的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业务收入持续下滑。数据显示,期间金融电子商务服务营业收入分别为43.26亿元、36.25亿元、28.41亿元,同比降幅依次为14.73%、16.20%、21.63%。
其实家族的资本版图
东方财富股价的暴涨也让创始人家族赚得盆满钵满。
据了解,东方财富的创始人“其实”原名沈军。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担任股评家,期间以“其实”为笔名发表评论文章。后来,这个笔名便成为他创业路上的正式名字。
2005年,其实创办东方财富,进军网络财经信息服务业。公司版图随后不断扩张,相继拥有了财经门户“东方财富网”和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天天基金”。2015年,东方财富收购西藏同信证券,获得证券业务牌照,成功转型为互联网券商。
依托东方财富的发展,其实家族的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在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该家族凭借870亿元的财富位列全球第195名。相较于上一年度的480亿元,其财富在短短一年内激增390亿元,排名跃升247位。 https//:www.yijunfloor.com
除了东方财富这个核心资产,其实家族也在不断拓展资本版图。其实直接投资了上海东方国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日月光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此外,他还作为LP投资了正心谷投资旗下的上海清羽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相比于其实,其妻子陆丽丽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则更为高调。
2023年,万达电影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向东方财富实际控制人其实的妻子陆丽丽转让1.8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8.26%,转让价格为每股12.07元,总交易金额达21.73亿元。交易完成后,陆丽丽一跃成为万达电影的第二大股东。
截至当前,陆丽丽仍持有该部分股份,稳居万达电影第二大股东之位。然而,这笔投资尚未带来实质回报:万达电影在此期间未进行分红,且当前股价11.62元/股已低于其入股成本。
此外,A股市场上曾有一位同名同姓的投资者“陆丽丽”。公开资料显示,这位“陆丽丽”早在2010年就以持有197万股成为长江传媒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此后,该同名投资者还相继出现在海峡创新、锐奇股份、厦门空港等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有意思的是,“陆丽丽”还曾涉足东方财富的竞争对手——大智慧和同花顺。2017年第三季度,“陆丽丽”以373.41万股的持股量进入大智慧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紧接着在2017年第四季度,“陆丽丽”又出现在同花顺的股东行列,并在2018年前两个季度持续增持,最终持股量达到350万股。
而此“陆丽丽”是否与东方财富的老板娘为同一人,暂未可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