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正文

广济药业:财务造假遭处罚引爆经营危机,两年亏损4.35亿陷生存困局

  • 热点
  • 2025-08-05 21:00:05
  • 25
摘要: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全景财经 近日,湖北证监局一纸《行政...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全景财经

  近日,湖北证监局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直指广济药业(维权)(000952.SZ)的信披违规。

  01

  虚增营收3.21亿的“财技”操作

  根据公告,广济药业的全资子公司济康医药在其2022年经销业务中,采用总额法替代净额法确认收入,导致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财报严重失真,虚增金额触目惊心。其中,2022年Q1虚增营收4560.16万元,占当期营收比重的25.49%;2022年Q2虚增营收1.37亿元,占比26.68%;2022年Q3虚增营收1.38亿元,占比20.49%。

  按照会计准则,济康医药在经销链条中实际扮演的是“代理人”角色,仅提供渠道服务,未获得商品控制权,理应仅将佣金差价计入收入,即使用净额法确认收入。但公司采用总额法将客户支付的全额货款确认为收入,人为放大了营收规模超3.21亿元。

  直至2023年4月,在监管压力下广济药业才发布差错更正公告但为时已晚。2024年10月,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坐实信披违法。至今年7月,证监会已查明其违法行为,对广济药业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并对时任广济药业董事长阮澍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对时任广济药业财务总监兼任济康医药董事长胡明峰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

广济药业:财务造假遭处罚引爆经营危机,两年亏损4.35亿陷生存困局

  值得玩味的是,胡明峰在处罚落地的前一日(7月21日),以工作岗位调动为由辞去广济药业副总经理职务。

  02

  两年累计亏4.35亿,核心指标全面崩塌

  财务造假仅是表象,其背后是广济药业经营根基的瓦解。

  作为一家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内老牌维生素B2生产商,广济药业早在1999年就已完成深交所上市。其主要产品包括维生素B2 和维生素B6 系列产品以及医药制剂产品,主要用途为医药原料、食品添加剂和膳食补充剂、饲料添加剂等。根据公开资料,广济药业的维生素B2(核黄素)的产能全球领先,在全球市占率超40%,在全国市占率甚至高达80%,属于名副其实的细分行业龙头。2023 年,广济药业收购山东百盛资产,拓宽产品线,增加异VC 钠、乳酸及乳酸盐系列产品、葡萄糖酸系列产品、淀粉系列产品等,公司下辖武穴、孟州、咸宁、济宁四大生产基地。

  尽管身为细分行业龙头,但是其主导产品维生素B2周期性较为明显,产品价格波动起伏,导致广济药业在过去25年的发展历程当中,整体业绩表现也是起起落落。就近期来看,自2023年开始广济药业时隔数年后再度陷入亏损,多项财务指标已然处于崩溃边缘。

  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广济药业营收小幅下滑至7.38亿元,但净利润已然出现1.40亿元的严重亏损,毛利率同比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至27.40%,各项期间费用不降反增,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也由正转负。

  图表:广济药业主要财务指标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公司解释称,主要是2023年受全球经济和国内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公司主导产品高含量维生素B2市场需求萎靡,加上市场供给增多,主导产品市场价格水平处于低位,利润水平降幅较大。另一方面,因拓展营销渠道、带息负债规模增加等因素导致期间费用同比增加;再者公司收购山东百盛项目资产,因产能未完全释放,技术工艺在提升,生产线在调试生产,成本、经营费用均较高,济宁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对公司净利润影响大。

  进入2024年,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仍未见好转。受行业市场周期性影响,公司主导产品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且随着新进厂家增多,维生素产业产能过剩,面临严重供大于求局面,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价格下行震荡。

  从公司2024年收入结构来看,公司始终过度依赖原料系列产品(主要为医药级、食品级、98%饲料级、80%饲料级核黄素及核黄素磷酸钠),2024年该产品收入占比仍然高达82.83%,但在行业需求不足、供给过剩导致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之下,该业务的毛利率水平已经降至17.66%的历史低水平。而另一方面,相对高毛利率的制剂系列产品收入在2024年收入却大幅下跌了65.26%,收入占比仅不足10%。

  在诸多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之下,公司2024年整体收入再跌13.42%,亏损幅度再度加剧达到2.95亿元,两年累计净亏损额高达4.35亿元,创上市25年来最差纪录。

  并且,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也均有所下滑。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水平进一步下行至18.74%;公司的存货周转率(Wind计算)已由2022年的2.60跌至2023年、2024年的2.06、1.67,表明公司产品滞销、库存积压;公司整体负债率水平也由2022年底的39.58%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64.19%。

  且根据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公司再预亏6,700万元- 8,350万元,预示着公司的下行趋势仍未终止。

  03

  生存困局隐现,未来如何破局?

  营收下行,利润连亏,毛利率降至冰点、负债率高企、经营净现金流转负等等,这些信号无不表明,作为全球维生素B2的主导生产商,广济药业的生存困局已经逐渐显现。

  过去几年,公司的营收规模始终保持在7亿元上下无法突破,但要知道早在2007年,公司收入就已经触及过7.95亿元的水平,且当年的净利润高达1.97亿元,那时是公司的最高光时刻。但或许是行业龙头日子太过安逸,如今近20年过去,公司仍然困守于维生素B2这么一个市场空间天花板极为有限的细分赛道“不知进取”。公司每年投入的数千万元研发费用,数百项的专利积累,似乎也并未给公司真正带来业务方面的突破与盈利能力的提升。

  往后如何破局?仍然坚守维生素B2的一亩三分地显然是不可行。

  公司在其2024 年年报当中表示,要围绕“内生式拓展+外延式并购”的发展战略,构建以维生素B 族产品为核心的原料产品集群,持续推进公司经营发展。因此制剂业务、维生素B6 医药级优势产品,以及收购的目前仍然处于亏损的山东百盛资产的异维C 纳、乳酸乙酯产品等新业务线,如何快速止亏、快速恢复“造血”能力,为公司贡献收入与利润至关重要。

  况且,公司的内部治理缺陷引发的信披违法违规问题后遗症对公司后续的经营管理有多大负面影响仍犹未可知,中小投资者索赔、信誉受损、融资受限等等问题或接踵而来,公司当引以为戒。

发表评论